原载于博主大学期间的一篇空间日志。

今晚自习走出世主楼,不觉已是沉沉的黑夜,还有一点小雨,雨滴滴答答地下,又湿又黑,此情此景,我没有汪国真“寒风冷雨”的感慨,倒是想起一些我和“雨”的那些陈年往事。

记忆中,我第一次见到对“雨”的文学性描述,大概是一首“大雨淅沥沥,小雨哗啦啦”的儿歌,活泼可爱的曲风,大概奠定了我一直以来对雨的好感。

一说到下雨,我向来是不喜欢打伞的,原因之一呢,是我太喜欢雨打在脸庞的那种感觉了,虽然意象不同,我这里还是想引用一句“吹面不寒杨柳风”来描绘,那种感觉呐,就像全身心地在和大自然交谈,窃窃私语,不可与人说;还有一个比较现实的原因就是,因为每次打伞,一般都是去参加某种公共活动,比如上学或者聚会,然后玩得欢欣了,一般就会把它遗忘在某个角落,再想起来时它已不在原地等我了,还有一次,那是上小学的时候,有一天放学,阴风怒号,我一个人穿过一段山路回家,在经过一个比较阴沉的水塘的时候,突然风大了起来,把我的伞给吹翻了,然后就飞到水塘里去了,雨很大,水塘很深,而我的手又短,真的是很绝望了。所以每次雨天回家,我妈总是质问我,伞哪去了,后面就懒得问了,只是拿干毛巾擦我的头,怕着凉。当然,如果雨是下的很大,倾盆大雨那种,或者是恰如“一桥清雨一伞开”这种妙不可言可遇不可求的意境,我是很乐意打伞的。

下面就要把“雨”和我的吃货属性结合在一起了。

梅雨季节,雨就一直下个不停,雨一停,我爸就带上我,以及一个捞鱼的网兜,去那些水渠与河流汇合的地方,用网兜一抄,必有各种野生的鲫鱼鲤鱼鲢鱼…,后来我上了高中,觉得可以用“下雨天新鲜的雨水含氧量太少,而这些汇合处因为和水流动性强结合氧气可能性大”之类的阐述来解释它,也算是学以致用吧。只是不知道为什么,这种时候捕的野生鱼,味道非常鲜美,我爸负责杀鱼,我负责去菜园里采青辣椒和大蒜,然后就是非常幸福的吃货时光了。

如果这种时候我爸不带我玩的话,我通常会一个人去后山,它有个确切的名字叫[白鹭山],说实话我倒没怎么见过白鹭,大小和白鹭相近,颜色和白鹭相似的一种湘南常见的菌类我倒见过不少(学名叫什么我现在也没查到,下次一定要用[形色]去辨一辨),特别是下雨后,在马尾松的树根处、针丝叶铺得很厚的地方,一定有这种菌类的痕迹,每次拨开厚厚的叶子发现它,有两种思绪在我心中起伏,它这么可爱,又是一个新生的生命,你怎么舍得下手,但我终究只是凡夫俗子,到底垂涎它的美味,说到这,禁不住唾液的浸润了。

许久未写一些无用的文字了,笔墨有些生疏,我的作文本也快一年没有动过了,是时候重新捡起来了。除了计算机,文学艺术确实是我生平另一大爱好,一来我这个俗人喜欢附庸风雅,二来用来打发时间,在物欲横流,利益至上的当今,还有什么比看这些无用书写无用字更舒服的呢,不为无用之事,何以遣有生之涯?